
战略合作伙伴:中国自驾车旅游联盟网《中国自驾游》杂志社
提起川藏线,那么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国道318,国道318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条进藏又险又美的公路,其实318只是川藏南线,还有一条北线是指国道317。国道317起点为四川成都,终点为西藏那曲,全长2034千米。
途经地:四川成都→郫县→都江堰→汶川→理县→马尔康→炉霍→甘孜→德格→西藏江达→昌都→类乌齐→丁青→巴青→索县→那曲。
川藏线北线是一条极具宗教韵味的线路,是很多藏文化爱好者前往了解的旅游线路。在这条线路上,蕴含了一大批美丽和诱人的旖旎风光。
我们此行是国道318进藏,国道317返程,因此,我们按返程的顺序,由西向东为大家介绍国道317上的亮点。
赞丹寺建于1668年五世达赖之时,是拉萨哲蚌寺的属寺,修建在雅拉多山顶上,形态酷似布达拉宫。赞丹寺所处的雅拉多山西面的雅拉乡,是格萨尔王的妃子的故乡。传说当时修建时完全准备依照布达拉宫样式的,但在带图纸返回时,有部分图纸丢了,所以才与布达拉宫没有完全一样。寺内珍藏大量壁画和藏印经册。
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-----孜珠山上,海拔4800米左右,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,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。
由于历史的原因,苯教这个曾经一度掌握过西藏政教大权的原始宗教,后来不得不让位于佛教,而到边远偏僻的地方隐藏起来,以保存自己的势力。这使琼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苯教寺庙和教徒最多、影响最大的地区。
强巴林寺有5大活佛世系,12个扎仓,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,周围小寺70座,是康区最大的寺庙。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,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,上千平方米的壁画及众多的唐卡画,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,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水平。
矮拉山隧道,是中国西藏境内国道317线的第一个特长隧道,主洞总长4800米,隧址海拔3970米,是名副其实的“藏东第一隧”。
德格县是中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(西藏拉萨、甘肃拉卜楞、四川德格)之一,特别是德格印经院,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、门类最齐全、完备而严格的管理、原材料制作考究,精湛的创工技艺,高质量的印刷,以及对建筑壁画、刻版及其他文物的全面保护,在藏区三大印经院中位居首位。
德格印经院自创建以来,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,院藏各类典籍830余部,木刻印板29万余块,文字字数达5亿之巨,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。卷中浩瀚的印版、典籍对于研究藏族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宗教、医学、科技、文学、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。
雀儿山是川西进藏的第一座高山,山势挺拔险峻,主峰海拔6168米,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。以前翻越它并非易事,雀儿山公路垭口海拔4889米,是四川最高的公路垭口,川藏北线上著名的险关。故有"爬上雀儿山,鞭子打着天"之说和川藏第一山、川藏第一险之称。现在开通了穿山隧道,天堑变通途。
新路海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,周围生态原始、完整。晶莹的大型冰川从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盆直泻湖滨草原,极爲壮观。湖泊周围由高原云杉、冷杉、柏树、杜鹃树和草甸环绕。
相传藏族著名史诗《格萨尔王传》中英雄格萨尔之爱妃珠牡来到湖边,被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,徘徊湖边流连忘返,她那颗眷念美丽河山的心犹沉海底。
马尼干戈乡位于草原边缘,雀儿山附近,是川藏北线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要地,早在古代时就是云南、青海、四川古代藏族商贸的一条重要集镇,也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镇,当地居民的商贸集散地。
卡萨湖景致独具一格,湖水如镜,典雅壮观。湖中鸟鱼同欢,花草争艳,湖边柳枝相伴,人鱼相戏,妙趣横生,是四川鸳鸯最多的地区之一。
观音桥镇是通往阿坝、色达、青海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口城镇。镇上的住宿业非常发达,几乎整个镇子都是宾馆或者客栈。
镇上的观音庙是全国三大观音道场之一,是众多信徒心中的圣地。
活动图片由该俱乐部提供,如遇版权问题请与该俱乐部联系。